九州官方网站入口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时间:2024-11-27作者:浏览次数:197
打印PDF

27日下午,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行动指南以及《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和《论教育》”,党委书记荆晅主持会议,副校长张晓,党委常委、副校长耿焕同,保卫部部长左克军,团委书记包慧君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季海菊作重点发言,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濯,教师工作部部长、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纪河作交流发言。学校第三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

荆晅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是指引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形成和确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取得重大发展和突破,更标志着以这一思想为代表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建立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新征程上,只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动摇,推动全党筑牢思想之魂、夯实理论之基,才能确保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荆晅表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是持续推进、常学常新、不断深化的过程,要进一步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悟、知行合一用。荆晅结合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表示,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全校上下要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系统思维的重要论述,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问题,着眼于学校发展大局,打破部门、学院间协同发展的壁垒,打破各自为战的藩篱,增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二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把理论学习作为精神追求,不断向各领域各方面深化。三要推进学思用贯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江苏人民的生动实践。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把学习贯彻融入思想理念和实践行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水平。要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提升科研能力、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教学、科研、竞赛等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营造优良的学风、教风,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要坚持底线思维,筑牢安全意识,全力以赴坚守岗位,加快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

荆晅强调,全校党员干部要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把铁的纪律转化为日常习惯,思想上始终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行动上时时自觉遵守、警示检视,把党规党纪刻印于心、校正于行。

张晓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推动产研融合高质量发展》为题,从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推动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加强有组织科研提升创新型大学产研服务能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她表示,学校依托系统办学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资源导向、服务地方,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转化为生产力潜力巨大,一要坚持“三真”原则,深化产研融合。要调研“真需求”,探索高校与产业的契合点;要开展“真研究”,为产研融合注入动力;要解决“真问题”,推动产研融合落地生根。二要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做好信息共享共研。要凝聚合力,促进特色科研协同发展;要加强互动,做好科研共同体生态建设。三要贯通“政-校-企”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重视高水平科技经纪人才队伍培养,构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新型高校既是应用研究主力军和又是成果转化生力军的作用,打通创新链、融合产业链、引入资金链、共享人才链,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耿焕同以《深耕理论沃土 担当育人使命 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毅前行》为题作重点发言。他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一要深耕理论沃土,充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科学指引。要深刻领会“思想之旗”领航向,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雄伟理论高峰,是指引全面走向现代化、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面光辉思想旗帜;要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绘宏图,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贯穿体现“两个结合”的集大成者,也是科学运用“两个结合”的理论产物;要深刻领会“六个必须坚持”筑伟业,认识到“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是这一思想的精髓所在、要义所在。二要担当育人使命,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勇毅前行。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人民中心,为办好江苏人民的大学提供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支撑;要深化改革创新,筑牢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开放合作平台,在强国建设中展现新作为,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左克军和包慧君领学了《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第七章“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内容,并围绕党纪学习教育作重点发言。左克军表示,要深刻认识党纪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在纪律规矩下积极开展工作,认人、识人、用人,用心、耐心、关心,做事、办事、找事,坚守纪律规矩、自觉履行职责,维护数智创新型开放大学建设发展安全。包慧君表示,要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构建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筑牢思想根基,以更严的纪律约束自己,知敬畏、明戒惧、守底线,负责、守责、尽责。季海菊在重点发言中表示,一要正确理解思政引领力的科学内涵,认识到思政引领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思政要素同向同行的合力。二要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坚持学科引领、课程引领、队伍引领和制度引领,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杨濯和纪河分别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以《学好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创新局面》和《数字变革 大学更加开放》为题作交流发言。

(文:范杰玉 图:王济宇 审核:杨濯)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