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文化基因,夯实专业素养。结合建筑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实际,建筑工程学院师生精心策划了“寻迹建筑之美”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本小组活动由院学工办江蕾、闫勇老师带领学院六名学生共同参与,开启了一场由南至北的徐州历史文脉踏勘之旅。
战火追忆塑脊梁,淮塔之下缅英烈
师生们的徐州之旅首站选择了极具历史意义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高达60米的纪念塔巍峨耸立,见证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彰显了我国革命历史的艰辛与伟大。塔身四周铭刻着革命烈士的姓名和事迹,令人肃然起敬。师生们一同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全方位了解了战役的完整历程及英雄们的壮烈事迹。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激励着每一个人。通过这次参观,师生们深刻体悟到当年军民同心协力的伟大精神,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这一论断有了更为深切的理解。
历史传承铸风骨,户部山上念往昔
跟随文化的足迹,师生们来到了户部山古建筑群。这里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院落11处500余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户部山的建筑风格兼具北方四合院的稳重大气和南方民居的细腻秀美,充分彰显了古代建筑的精美细节与古人智慧。师生们重点参观了崔焘的故居——崔家大院,并对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插花兽意义进行了深入了解。古建筑的修建风格与方式,不再仅仅是书本之上的抽象表述,而是以鲜活立体的形态明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此次寻访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审美水平,强化了学生的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研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表达能力。
楚汉风云铸英魄,戏马台畔思霸王
彭城之旅的最后一站,师生们前往了戏马台。这是徐州现存最为古老的历史建筑,也是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重要遗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戏马台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前区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历史资料展现了项羽英勇且悲壮的一生以及楚汉相争的历史;后区则是碑廊以及精巧的游园景致。景区中的建筑古朴高雅,文化氛围浓郁。木质架构的亭台楼阁,榫卯相互衔接,精致巧妙且坚实稳固;飞檐斗拱,仿若飞鸟振翅,轻盈灵动;雕梁画栋,图案精妙绝伦,线条自然流畅,活灵活现地彰显着古代工匠的超凡精湛技艺,让人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匠心所折服。
站在这些古老的建筑前,师生们不仅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更深刻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伟大。这些建筑不仅仅是砖石木瓦的堆砌,更是古代工匠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此次寻访活动,师生们对徐州的红色文化、独具特色的古建筑风格和工匠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同学们表示,要将这种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技能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同时,他们也会把这次寻访的深切感悟融入到专业学习之中,以愈发笃定的信念、更为扎实的学识传承红色基因和工匠精神,勇扛时代重任,在新时代新征程里谱写更为绚烂辉煌的篇章。
(文:马正、张晓雅、江蕾/图:张展瑞/审核: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