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坞里的非遗守艺,职业路上的强国有我——设计学院团总支开展“匠心铸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4-07-21作者:浏览次数:97
打印PDF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学校“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工作要求,设计学院团总支紧扣学院党总支“德艺双馨 文化传承”党建特色项目,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在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下,开展“非遗传承 匠心铸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10日,学院党总支书记邹佳,副书记、副院长蒋丽丽,副院长周莹带领师生代表赴苏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工坊。非遗传承人伏祥鹏老师详细介绍了桃花坞年画的发展过程、艺术特色以及时代价值。他指出,桃花坞年画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学习周期长,加之现代印刷技术带来的冲击,使得木版年画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面对挑战,伏祥鹏表示,作为这门艺术的传承者,坚持守“艺”是不变的初心和使命。除了不断传承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之外,还要积极求“变”,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对作品的题材和风格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特色的作品,使年画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在寻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跟随年画非遗传承人学习年画制作技艺。随后,非遗传承人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点评。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体验活动,将传统非遗艺术融入现代设计中,进一步扩展了艺术设计思路。同时,将“匠心”精神融入到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用设计赋能非遗,用创新传承匠心,为争做新时代合格的“设计人”积蓄力量。

之后,实践团来到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走平江路,体会江南文脉的历史厚重感。通过寻访,同学们深切感受到要自觉自发地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财富,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出青春力量。 

设计学院团总支围绕学院年度中心工作,设计、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通过感受非遗文化里的“中国匠心”精神,使学生不断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努力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磨砺意志品质,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提升专业、甘于奉献、躬身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文:魏若思,审核:蒋丽丽)


上一篇:下一篇:

搜索